“智慧管养”探索 助力提质增效——昆明南连接线全速推进智慧化建设
为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提升道路管养水平,以“预防性养护、智慧管养、科学决策、降本增效”为建设目标,昆明高速公路公司下辖南连接线高速公路自2020年探索“智慧管养”,2023年“智慧路网平台”正式投入运行、“道路车载巡检系统”持续推进研发,南连接线高速公路从传统的人工养护模式,成功向“预防性养护、智慧化管理”方向转型。
增强基础设施、结构监测能力,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以往的桥梁、隧道每年进行一次定检,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周期较长,出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不能及时发现,且人工巡检只能发现表面问题,结构变化很难识别。“智慧路网平台”及“道路车载巡检系统”上线运行后,通过24小时实时监测桥梁动扰度、应变、倾角、位移,极寒天气下的桥梁温度及结冰情况,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等变化,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现桥梁、隧道、路面、路基深层次病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形成报告,有效保障了道路的安全运行,增加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预计可实现每年节约桥梁、隧道定期监测费用约70万元。
优化巡检、运维、管理方式,提升效率。道路附属设施实现电子化、数据化管理,一方面,可在平台地图上直接查看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出现故障、损坏、丢失等情况,并提供精确定位提高了养护人员处置效率;另一方面,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故障、事故可实时上传,相较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既能提升处置效率,也能及时生成电子台账。此外,涉及路面、隧道、收费站区的养护、维修,养护单位可通过APP端进行施工计划报送,通过高精度地图快速查找计划施工地点,结合路况、车流及上报的施工计划进行决策,大幅提升了路网管理的协同效率。
提升AI视频监控能力,实现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异常情况。传统的监控模式下,需要安排监控员对道路、隧道、收费站区轮巡查看异常情况和特殊事件。“智慧路网平台”上线运行后,以计算机替代人工,对监测范围内的包括路面病害、抛洒物、交通附属设施损坏、违法停车、非法入侵、抛洒物等在内的所有异常情况和特殊事件进行识别并告警,避免了巡查不到位、空窗期等问题,提升了监测效率,释放了部分巡查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智慧路网平台”整合了结冰监测传感器、人员车辆GPS定位、隧道机电设备等物联网设备,以24小时远程实时监测代替现场巡查,提高了巡检、养护、保洁工作的效率,预计每年可以减少机电设施设备巡查费用约30万元。
未来,昆明高速公路公司将持续推进高速公路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工作,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智慧路网平台”为基础底座,对高速公路“建管养运服”全生命周期进行智慧化、数字化赋能,推动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高效服务等能力的提升;二是真正将数字化技术利用起来,持续深入数字孪生建设,将数字孪生与各类系统串联融合,以运营、服务等需求为导向,加强智能化场景应用,真正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与交互;三是将公司现有智慧化成果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一个平台管理多个系统,确保智慧化成果的作用最大化。昆明高速公路公司将积极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先进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强化交通数字治理”的具体要求,在“智慧高速”领域深挖发展,围绕主业开拓创新,努力建设规模大、水平高的“智慧高速”,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交通行业发展提供新经验、新方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