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粮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在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原昆明市粮食局第四直属库)举行。活动由市国资委联合政协小记者总站主办,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探秘“大国粮仓”,解读“储备粮”的故事,反映市属国企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方面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本次活动还结合今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周要求,发挥粮食安全教育基地宣传“主阵地”、科普“主战场”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
稳定昆明粮油市场
仓容达28万吨
该粮库始建于1977年,2005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承担各级粮油储备任务,肩负着稳定昆明粮油市场、调节粮油供求关系、参与政府粮油宏观调控的社会职能。目前,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仓容已达28万吨,油脂罐容5万吨,拥有铁路专用线及铁路中转站台仓和日加工稻谷150吨的精米加工厂,是集仓储管理、粮油经营、品牌销售代理、大米加工、铁路物流中转、白糖期货交割仓保管为一体的综合性粮油仓储企业。
当天活动邀请云南政协报特约小记者团走进粮库,近距离了解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成果,亲身体验“大国粮仓”的魅力,广泛宣传爱粮节粮的重要意义,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增加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粮食储备安全的信心。
智能化设施打造安全粮食保障
仓储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以仓储科技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储粮投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运用储粮新技术、绿色储粮新方法,加工环节控制和加工设施设备技改,实现了仓储技术的迭代升级。
结合“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和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在全省新仓建设中首次采用横向通风“新四合一”储粮技术,实行科学化存储,精细化管理,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科学储粮率达100%,宜存率达99%以上。
2010年以来,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近1亿元的资金,新建浅圆仓、AB型仓等粮食仓房,增设和改造储粮通风管道,安装仓内“圭”字型桥式通风道、节能保水风机、轴流通风机等,有效提高通风和熏蒸效果,减少粮食损耗。
完成粮库智能化建设,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昆明区域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为安全的粮食保障。
体验储粮和加工知识
争做节粮达人
活动现场,粮食保管员现场讲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粮库的发展历程,建设粮仓的意义及粮食安全知识。带领大家走进储粮仓库,用自己保粮管粮亲身经历生动讲解粮食保管、科技储粮、日常管理等知识。
活动现场设置了产品展示、体验区,由讲解员介绍大米、谷物杂粮、食用油的种类,教孩子们如何区分稻谷和麦子,如何挑选好大米、分辨食用油品种,品尝煮熟的大米,体验寿司制作。
米厂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大米加工流程,并详细讲解了家里购买存放的大米,如何做好日常防米虫、防霉变。
现场设置爱粮节粮快问快答环节,小记者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对粮食安全、爱粮节粮认知更加深刻。大家表示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名爱粮节粮“小标兵”“小喇叭”,从自己做起,倡导践行“光盘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互相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说出自己对粮食安全和爱粮节粮的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全社会争做爱粮节粮小达人。
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围绕提高市民爱粮节粮意识,创新性开展放心粮油“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使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变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收到了良好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